認識會造成體脂上升的藥物

2018-05-30 12:17:08  陳弘聖 醫師


生病吃藥有時是必要的,但是有些藥物容易導致體脂增加,因此,認識哪些藥物容易造成體脂增加,了解其機轉及對體重影響之大小,是很多人感興趣的課題。

 

可能誘發體脂增加的藥物,主要有下列幾類:

 

口服降血糖藥物

 

易造成體脂增加的口服降血糖藥物有3大類:

 

1.磺醯尿素類(sulfonylurea):主要作用是增加胰島素分泌,因而使體脂增加。第一代藥物如:Tolbutamide、Tolazamide、Chlorpropamide;第二代藥物如:Glibenclamide、Glipiride、Glimepiride、Gliclazide。

2.Meglitinide類:此類藥物有Repaglinide和Nateglinide,與磺醯尿素類同樣作用在胰臟beta細胞膜上的鉀離子通道,藉由鈣離子湧入細胞導致胰島素的釋放,因而有低血糖的副作用以及體脂增加的情形。

3.Thiazolidinediones(TZD)類:屬胰島素增敏劑,可活化細胞核表面接受器PPAR-gamma,降低胰島素阻抗作用,增加脂肪細胞對游離脂肪酸的攝取,以及增加骨骼肌攝取葡萄糖,降低空腹血糖。此類藥物包括Pioglitazone,易因脂肪細胞增生及水腫而造成體脂增加。

 

抗憂鬱藥物

 

抗憂鬱藥物導致體脂增加的作用機轉,包括藉由阻斷正腎上腺素激性a2及血清素5HT的接受器而增加食慾,藉由阻斷組織胺H1接受器作用,降低其活性,以及其他降低身體基礎代謝率的機制,以致體脂產生變化。

1.三環類抗憂鬱劑:如:Amitriptyline、Imipramine、Doxepin、Clomipramine等,造成體脂增加的作用機轉,包括增加食慾及對甜食與碳水化合物的渴望。體脂增加的情況會隨著服用劑量的增加與治療期的長短而改變,尤其在治療初期的前幾個星期,增加幅度較為明顯。其中,Amitriptyline及Imipramine是這類藥物中造成體脂增加幅度最大的藥品。

2.單氨氧化酶(MAO)抑制劑:MAO-A類的Moclobemide及MAO-B類的Selegiline、Pargyline,都有使胃口大增的持續性副作用。

3.Mirtazapine:屬於正腎上腺素激性及血清素接受器拮抗劑,為四環類的抗憂鬱藥,副作用包括頭暈、鎮靜、口乾和食慾增加、體脂增加等。

4.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與正腎上腺素激性及血清素混合作用類藥物:如:Fluoxetine、Venlafaxine,造成體重增加的幅度不大,通常不會超過5公斤。

 

抗精神病藥物

 

抗精神病藥物是與體脂增加最有關係的一類藥物。抗精神病藥物分為二大類:一為傳統抗精神病藥物:Chlorpromazine、Fluphenazine、Haloperidol、Lithium、Perphenazine、Thioridazine、Thiothixene、Trifluoperazine,可有效治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正性症狀(妄想、幻聽、情緒激動、思想紊亂)。它對體脂增加的影響,約在用藥後3-4個月達到尖峰,可能與食慾增加、活動量下降、泌乳素過高,以及性腺功能異常有關。另一為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Aripiprazole、Clozapine、Olanzapine、Quetiapine、Risperidone、Ziprasidone,可有效治療正性、負性症狀(缺乏動機、注意力下降、社交退縮、冷漠)、改善病患認知功能,且有較低的錐體外副作用(肌肉攣縮、扭曲呈現怪異姿勢,如嘴巴歪斜、吐舌或捲曲、眼球上吊、頸向後仰、歪頭、煩躁不安、靜坐不能)。

 

抗精神病藥物造成體脂增加的現象,不會隨著服用劑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幅度約在1-7公斤之間,食慾變好可能是原因之一。抗精神病藥物與控制食慾之神經傳導物質接受器的親合性及強度有關,其中的阻斷多巴胺D2接受器、血清素接受器5HT2C會增加食慾。

 

服用Clozapine及Olanzapine的病人,在服用藥物的前12週,體重增加最多。

 

鋰鹽類藥物

 

鋰是一種重量最輕的金屬化學元素,具有平穩情感的功能,可抗躁鬱及抗憂鬱,副作用為口渴、多尿、嗜睡、疲勞、體重增加等。

 

長期服用鋰治療的病人大約有65%會面臨體脂增加的問題。導致體脂增加的作用機轉包括:阻斷腎小管的作用,使病人因口渴而飲用高熱量的飲料;阻斷多巴胺D1接受器及增加GABA神經傳導的作用,使病人食慾增加;抑制甲狀腺荷爾蒙的合成而導致身體基礎代謝率下降,通常發生於持續用藥治療的前24週。

 

抗癲癇藥物

 

Carbamazepine、Gabapentin、Valproic acid等3種抗癲癇藥物與體脂增加較有關係。導致體脂增加的作用機轉:一為增強GABA神經傳導的作用而導致食慾增加及基礎代謝率降低;另一為降低血中葡萄糖的濃度而導致食慾增加。

 

至於服用Carbamazepine造成體脂增加的相關資料雖然較少,但有些癲癇患者在服用兩個月後,體重增加了7-15公斤。

 

口服避孕藥及荷爾蒙製劑

 

雌性素具有抑制體脂上升的作用,所以停經後體脂容易上升,腹部脂肪更易堆積。身體質量指數(BMI)較高的青少年及女性病人,服用荷爾蒙類避孕藥造成體脂增加的比率較高。若以黃體素medroxyprogesterone治療1-5年,病人體重平均會增加4.3-8.9公斤。用於更年期婦女的荷爾蒙補充療法也有令體脂增加的副作用。

 

抗組織胺

 

抗組織胺藥物臨床上用來緩解過敏性疾病,自1940年第一個抗組織胺Diphenhydramine上市後,陸續又有較不具親脂性、較不會通過腦血管障壁誘發中樞神經抑制作用等副作用的第二代抗組織胺藥物Loratadine、Cetirizine、Desloratadine、Levocetirizine上市,此類藥物會將身體組織胺與接受器的作用阻斷,因促進食慾而導致體脂增加。

 

胰島素

 

糖尿病患用於控制高血糖的傳統胰島素注射,平均會增加5-10公斤體重。但新型長效胰島素製劑Insulin glargine與Insulin detemir,經皮下注射後,24小時緩慢平穩地釋出,有較佳的血糖控制和較低的體重增加率。

 

類固醇

 

糖皮質類固醇類(Glucocorticoids)可誘發體脂增加,導致肥胖組織聚集在身體中央部位,對健康的危害較周邊性肥胖來得高。長期服用類固醇的病人,會出現體脂上升、軀幹中心性肥胖、四肢相對脂肪減少、月亮臉、水牛肩、皮膚變薄易瘀青、血壓高、肌肉無力、骨質疏鬆等症狀,亦即所謂的庫欣氏症候群。

 

其他藥物

 

抗甲狀腺藥物如:Propylthiouracil、Methimazole,也有使體脂增加的副作用。能有效預防偏頭痛發作的Flunarizine為鈣離子阻斷劑,亦能增加食慾,使體脂增加。